医药基金的重仓股里不再只有“药”,而是转向了AI医疗。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,在AI医疗的推动下,多只医药主题基金大幅卖出“纯医药股”,转而拥抱医药平台股,这表明公募对医药互联网数据价值的重新评估。
去年末仍以创新药股票为核心的多只医药主题基金,因AI的刺激在医药赛道上实施了大幅度转向。前十大重仓股中的创新药股票大多被卖出,并替换为掌握数据入口价值的医药平台股。有基金产品因此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1.5倍的资金规模增长。
例如,永赢医药健康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显示,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华大智造、美年健康、华大基因等,这些均为具有数据价值的医药赛道入口平台股。而在2024年底,该基金的重仓股主要包括圣湘生物、恒瑞医药等传统医药股,这些股票在2025年第一季度已被完全替换。
类似地,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基金也几乎全部放弃了医药股,转而买入医药赛道的数据平台股。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,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与永赢医药健康基金高度重合,包括华大智造、美年健康、华大基因等。而在2024年底,该基金的主要持仓对象则是纯医药股,如苑东生物、贝达药业等。
这种策略变化不仅改变了基金的持仓结构,还带来了显著的资金规模增长。长城消费增值基金在2024年底资产规模约为4亿元,到2025年3月末已跃升至超过10亿元。然而,永赢医药健康基金在资金规模上暂未享受到同样的好处,尽管两只基金的核心重仓股高度重合。
基金经理们解释了这种转变的原因,认为医药产业平台公司的数据要素价值面临重估。巨量存在的真实世界诊疗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后,有望形成巨大的商业挖掘空间。例如,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基金经理龙宇飞表示,随着中国在大模型和医药研发创新领域的竞争力提升,过去几年受压制的医药板块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。他强调,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医药健康行业带来很多新机遇,如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和医疗健康诊疗模式升级。
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经理郭鹏则认为,大模型技术显著降低了医疗AI应用成本,多模态技术打通了数据壁垒,将最大化挖掘海量医疗数据的价值。他指出,国内医院端有大量的真实世界诊疗数据,随着算力及分析能力的提升,这些数据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义。未来有望形成更真实客观的疾病图谱,助力药厂新药研发,升级诊疗方案,促进生物统计数据更精确和更有指导性。此外,郭鹏还提到,人工智能将赋能诊疗系统升级,有助于解决国内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,使相对欠发达地区也能享有相近的临床诊疗资源。